一、乳化 通常润滑油在60℃左右,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,不仅易发生氧化和乳化而降低润滑性能,而且还会生成可溶性油泥,受热作用则生成不溶性油泥,并剧烈增加流体粘度,造成堵塞润滑系统、发生机械故障。 因此,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和所用添加剂与其抗乳化剂的关系,在调合、使用、保管和贮运过程中亦要避免杂质的混入和污染,否则若形成了乳化液,则不仅会降低润滑性能,损坏机件,而且易形成油泥。 另外,随着时间的增长,油品的氧化、酸性的增加、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抗乳化性的变差,用户必须及时处理或者更换。 二、蒸发 润滑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蒸发损失,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。蒸发损失越大,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。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,造成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,需要补充,粘度增大,影响供油。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发,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,可能给液压泵造成损害。 三、氧化 润滑油氧化使颜色变深,粘度增大,酸性物质增多,并产生沉淀,这会造成如腐蚀金属,堵塞油路等不良影响。对内燃机油来说,还会在活塞表面生成漆膜,粘结活塞环,导致汽缸的磨损或活塞的损坏。 |
上一篇:硅如何进入到了润滑油?
下一篇:润滑油混用可能产生的后果有哪些?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